立秋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,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。“秋”就是指暑去凉来,意味着秋天的开始。在这个时节做好养生,能为整个秋季乃至冬季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础。下面为大家介绍几个立秋养生的关键要点。
立秋后,天气逐渐由热转凉,气候也变得干燥起来,人体容易出现秋燥的症状,如口干、鼻干、咽干、皮肤干燥等。因此,饮食上要以滋阴润燥为主。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润肺生津、养阴清燥作用的食物,如梨、百合、银耳、蜂蜜、芝麻等。
梨有生津止渴、止咳化痰、清热降火等功效,是秋季润燥的佳品,可以生吃,也可以煮成梨汤饮用;百合能润肺止咳、清心安神,可与莲子、银耳等一起熬粥;蜂蜜具有滋阴润燥、润肠通便的作用,每天清晨喝一杯蜂蜜水,既能补充水分,又能促进肠道蠕动。
同时,要少吃辛辣、燥热、油腻的食物,如辣椒、花椒、油炸食品等,以免加重秋燥症状。另外,立秋后虽然天气转凉,但仍有余热,此时不宜大量食用生冷食物,以防损伤脾胃。
立秋时节,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、沉降,人体也应该顺应这一变化,调整起居作息。建议早睡早起,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,早起有助于肺气的舒展。一般来说,晚上10点左右入睡,早上6点左右起床比较合适。
此外,立秋后昼夜温差逐渐加大,夜晚睡觉时要注意保暖,盖好被子,避免腹部着凉。白天可以适当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清新。但要注意,不要在风口处久留,以免感受风邪。
立秋后天气逐渐凉爽,是进行运动锻炼的好时机。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,提高免疫力,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。不过,此时运动不宜过于剧烈,应以轻松平缓、活动量不大的项目为主,如散步、慢跑、太极拳、瑜伽等。
散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,每天饭后散步30分钟左右,既能促进消化,又能放松身心;慢跑可以增强心肺功能,提高身体的耐力,但要注意控制速度和时间,避免过度疲劳;太极拳和瑜伽则注重身心的协调和放松,能够调节呼吸,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力。
文字 | 来源135AI写作,使用请务必替换
图片 | 来源135摄影图(ID:80547)
艺术字 | 艺术字“立秋”(ID:151019)
艺术字不可替换文字与颜色
头图 | 135编辑器+笔格设计:36867
排版 | 135编辑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