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基孔肯雅热输入病例及局部传播情况,引发公众关注。基孔肯雅热是由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,为帮助公众科学认识这一疾病,掌握有效的预防方法,特整理相关核心信息,为大家提供健康指引。
来自非洲斯瓦希里语“弯曲”,因为患者发病时关节疼得直不起腰,只能弯腰屈膝,光听描述就知道多难受。它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可不是普通感冒发烧。
1952年第一次在非洲坦桑尼亚被发现,后来跟着蚊子扩散到东南亚、南亚、南美洲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。现在全球多个国家都有过病例报告,我国南方夏天蚊子多的地方,偶尔也会出现输入性病例,甚至小范围本地传播。
咱们平时见的“花蚊子”(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)是头号传播者。蚊子叮了生病的人,病毒就在蚊子体内“安家”,2-3天后再叮别人,病毒就“搬家”到新人体内了。
感染基孔肯雅热后,身体会出现一系列明显反应,这些症状往往来得突然且有特点,及时发现能帮助尽早应对。
被带病毒的蚊子叮后,一般3-7天就会“突然发病”,快的1天、慢的12天也可能,就像被“偷袭”了一样。
体温一下子飙到39℃以上,还可能打寒战、头疼,浑身肌肉像被“打了一顿”似的疼,有人还会恶心、呕吐、没胃口,整个人蔫得像霜打的茄子。
最折磨人的症状:关节剧痛
手腕、脚踝、脚趾这些小关节最先“遭殃”,膝盖、肩膀也可能被波及,疼起来连碰都不能碰,有人形容“像骨头被拆开又强行拼起来”。80%的人会关节肿,手都握不紧,走路像踩在刀尖上,严重时连穿衣、吃饭都得别人帮忙。
额外症状:出疹子
发病后2-5天,身上(尤其是躯干、胳膊腿、手心脚心)会冒出红疹子,有的是小斑点,有的是小疙瘩,可能有点痒,过几天会自己退掉,偶尔掉点皮屑。
如果近期被蚊子叮咬过,又突然出现上述症状,尤其是高烧伴关节剧痛,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。虽然多数患者能逐渐恢复,但早发现、早处理能有效减轻不适,降低后遗症风险。
怎么预防基孔肯雅热病毒?
个人防蚊
穿对衣服
天热也尽量穿浅色长袖长裤,袖口、裤脚扎紧,让蚊子找不到下嘴的地方。
涂好驱蚊液
裸露的皮肤抹上含避蚊胺、埃卡瑞丁、柠檬桉油的驱蚊液出汗多了及时补涂,效果能维持4-6小时。
花蚊子白天特别活跃,早晨7-9点、傍晚5-7点别去树荫、草丛、水边溜达,非要去就戴帽子、穿长袜。
装纱门纱窗,睡觉挂蚊帐(尤其是宝宝和老人),电蚊拍、灭蚊灯放在角落,看到蚊子就“拍死它”。
家庭灭蚊
端掉蚊子“幼儿园”
蚊子幼虫必须在水里长大,家里的积水就是它们的“育儿所”,做好这几点能灭掉80%的蚊子。
每周“查积水”
花盆托盘、饮水机接水盘、冰箱底下的水、废旧瓶罐里的水,通通倒掉,并用刷子刷干净内壁(不然会有残留的幼虫卵)。
水培植物(像富贵竹)3-5天换一次水,顺便把根须冲干净;阳台的塑料布、旧轮胎别堆着,要么扔掉,要么钻个孔让水流走;屋顶的排水沟、空调滴水管,定期疏通,别让水积着;储水的缸、桶一定要盖紧,或者放几尾小鱼吃蚊子幼虫。
特殊情况
去南方蚊子多的地方,或者国外疫情高发地,行李箱里塞好驱蚊液、蚊帐,住酒店先看有没有纱门纱窗。
回来后2周内如果突然发烧、关节疼,赶紧去医院,记得告诉医生“我最近去过XX地方,被蚊子叮过”,方便医生快速判断。
【模板版权声明】
排版|135编辑器
图片|135摄影图(ID:63645)
使用请自行替换
贴纸|135编辑器
文字|来源于135AI写作,请自行替换